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一大纲18 : 修学佛道不是念一句佛号、专诵一部经就可以搞定它的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8.0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8.26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慧律法师楞伽经(全)

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
楞严经一之大纲(义贯目次解说)-18

楞严经一之大纲(目次解说)18

慧律法师

 [如是循环]论证、推观(以此推彼,以欲界天而推证初禅天,再以初禅推二禅等),而妄言[五处]皆已达[究竟]涅槃之无上极果。[由此计度五]处皆是[现]证[涅槃]处,彼诸天人得现受寂灭之乐,不待将来,无须更修,因而[堕落]于[外道]之恶见(即学佛法变成外道),以致[惑]乱自他[菩提]正觉之[性。是则名为第十]类[外道]所[立]于[五阴中]可得[五]种[现]证[涅槃],乃[心]魔所成之[颠倒]恶[论]。
四、结语。

结语就是这十种行~~行阴十种魔境,定中用心交互所成,都是在修定当中之心,所产生的偏执,断、常、空无,或者是有,等等这些偏见。定中用心交互所成,嘱令保护。

【阿难,如是十种禅那狂解,皆是行阴用心交互,故现斯悟。众生顽迷,不自忖(这个忖就是衡量自己,忖本来是思惟也不好好的思惟,不好好的衡量一下,不自量力的意思,不自忖量。)量,逢此现前,以迷为解,自言登圣,大妄语成(这个麻烦大了,将来坠无间狱,多么可怕),堕无间狱。汝等必须将如来语,于我灭后,传示末法,遍令众生觉了斯义,无令心魔自起深孽(因为这是自心魔所遍计的种种偏见),保持覆护,销息邪见,教其身心开觉真义,于无上道不遭枝歧,勿令心祈得少为足,作大觉王清净标指。】

注解:[如是十种禅那狂解]:这十种于修习禅那时所起的狂解。[狂]者,因为这些魔境到后来都变成[未证言证],自言登圣,所以成为狂妄之徒。《楞严经正脉》云:[然通论十种狂解(行阴所起的十种狂妄境界),不出断见、常见、空见、有见,只要加一个[见],就是偏。不是断见就是常见,不是空见就是有见,总是有一个知见。且前面五种,行阴的前面五阴,是属于断见、常见,而后面的五阴,行阴的五种阴魔,是属于空见、还有有见。]又,中土狂禅亦常有类此情形者。中土就是汉地。[无令心魔自起深孽]:[孽],罪孽。[心魔],以行阴十魔境,皆是行者自心之心魔造作所起,非为外魔所作。

为什么?因为看的不究竟,自己心不是佛,误认为他已经悟了究竟。所以,就在这个不是最圆满的地方,误认为是最究竟,就开始起种种的偏见。[魔]者破坏义,以自持心不正,而起妄想计着,遂成自我破坏,心魔于焉出生。[勿令心祈得少为足]:[心祈]就是心中的祈求。[得少为足],以稍微有所证得、解得,便生满足,乃至因此而自满。以自满故,终成狂妄。这个多了,现在学佛的,经教不看,心性不明,稍微一点点就不得了,成逛妄之徒。看了《楞严经》,生大惭愧心。佛陀教我们:千万不作圣解。而众生之所以会得少为足的原因,都是由于在初发心时,没有依于正信而发大心。而之所以不能发大心的缘故,也都是由于正信、正知见不足。

所以师父告诉大家,这个世界绝对不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的。信、解、行、证,少一个步骤都不行。你要对佛有信心,你要解如来的真实义。行就是很重要,要脚踏实地,修行是点滴的功夫,绝对没有办法一触。所谓的顿悟,也是由渐悟,福慧慢慢具足,一刹那之间,那个叫做顿悟。什么叫做渐悟?什么叫做顿悟?用一个比喻,你就知道,顿悟,譬如说坐电梯;渐悟,譬如说爬楼梯。顿悟就是一下子坐电梯,像讲堂,一下子就到六楼,有没有每一层都经过呢?

六祖那一种顿悟,不是今生今世、一生一世修来的,那是示现的,知道吧!六祖也是累积百千万劫,号称为东方如来,在我们汉地示现顿悟。人家念到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五祖教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人家就大悟。就成为一代祖师了!六祖怎么来的,他是累积尘点劫,慢慢慢慢修学,然后今生今世来汉地出生,然后一刹那之间,听到五祖开示,恍然大悟!你以为大家都是六祖啊?修行是点滴功夫。所以,不可以恶小而为之。不可以善小而不为。你不要认为那一点点恶,可以去做;也不要认为那一点点善,不要去做。所以,这个福德因缘要具足,《弥陀经》里面那一句话,一句都没少。

[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]。你看经典要很清楚,少善根不有往生,少福德不能往生,少因缘不能往生。诸位每天都在诵《弥陀经》,为何不解其义呢?那么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缘,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啦!怎么是个多善根呢?就是要听经闻法,要解行并重,心境如一。要深信,要发菩提心,提起正念。修学佛法就是这八个字。发菩提心,提起正念,二六时中,统统要用这八个字,这个是学佛的根本。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开始念佛,也不听经、也不闻法,用自己那一套,拜佛、念佛硬拗,烦恼突不破,没有办法,割不下、放不开,可是道貌岸然,却认为自己在修行。念两三句佛、拜两三拜佛就说自己在修行,叫他说你不来听经闻法吗?哎呀!我自己看啦!去,也不是叫人家念佛而已吗?不不不,要对佛有信心。

二,要解如来真实义。第三要行,要实践啊!要确切的去做,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是佛法,即现实又超越,即超越又现实嘛!证,就是证悟到万法毕竟空。所以,有所证量,就是心境一如,原来万法不可得,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不经一番寒彻骨,焉得梅花扑鼻香。我们虽然说,现前一念,当下本自具足,但是,没有经过种种的痛苦、波折,你体会不出来,没有经过出世间大悟的大善知识,单凭你个人,打死悟不出来。虽然就在你的眼前,可是你就不悟!

因此我们要了解,修学佛道,绝对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、诵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就可以搞定它的。这是不可能,绝对没有办法的!如果真你也能够万缘放下,一念佛号提起、诵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而得成就,我恭喜你,那你是宿世大有善根的,也不是简单的人。但是一般人没有办法的,说:老实修行、老实念佛,你以为这么简单吗?什么叫老实?没有妄叫做老实嘛!什么叫做专一?不起分别心叫专一嘛!你诵一部经,妄念那么一大堆,这个叫杂修啊!我诵无量部经,心都专注在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,这叫专修啊,你要弄清楚,专修跟杂修,还是在心性功夫里面论断的。念一部经叫做专,你真的专得下来吗?那就是以少为足。

那么,信、解、行、证,佛经讲的,你要往生极乐世界,要信、要愿、要行啊!你看,要信,要建立这个净土的信心就有多困难!所以,念佛要念得自己很有把握,调查一下:你有十足的把握,临命终,南无阿弥陀佛、西方三圣,一定来接引你的请举手!不敢吗?就是你打这个没有把握的仗啦?

我们都错会佛陀的用心良苦,你要有信心、有愿力,缘是由愿力而来的,发愿我要往生极乐世界,九牛不挽!要行啊!信、愿、行,行就是要解,要解如来真实义,要听经、要闻法、要念佛。这个一点都不能少的。所以,我们末法时期,很没福报,本来要跑来讲堂听经,碰到了恶知识就跟他讲:哎呀!不用去了,你去了不是一样?回来要念南无阿弥陀佛!是没有错,来讲堂念南无阿弥陀佛,回去也要念南无阿弥陀佛。可是,你来听经闻法,彻底的釜底抽薪的解决烦。你来听经闻法,回去念的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跟你不听经、不闻法、不解如来的真实义,念的那一句阿弥陀佛,力道是完全不同!大悟的人念佛,入木三分,即心就是佛,念佛就是三昧。而众生没有办法,一念烦恼多、妄想也多、贪欲也多。

所以,自己不修行,又劝人家不听经、不闻法,只念一句佛号,是很可怕的思想。专念是对的,但怎么个专法呢?你要有智慧嘛。所以,念佛对不对?对一半,要用大智慧念佛嘛!诵经对不对?对一半,要用大智慧诵经嘛!大智慧统统要排在前面嘛!你念佛念到刀枪不入,风雨都打不进去,三昧就成就,这个才是功夫。

我们念佛还在为了世间缘起缘灭的假相,这个人好,那个人不好,那你想想看,什么时候入三昧呢?后面那个[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若一日至七日,]后面那一句[一心不乱]!你看看注意那个字,一心不乱就是一切佛法,必须三昧才能成就。[一心不乱]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,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诸位!看经典能够少一句话吗?一心不乱就是三昧成就。所以,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,要打那个有把握的仗,不能打那个没有把握的仗。所以,从现在开始,你要学习放下,不要去羡慕什么首富,什么香港的港星,也不要去炒作新闻,管他们二人怎么样,烦恼这个,烦恼那个,这个力霸集团又怎么样,这个都跟我们没有关系。本来可以叱吒风云,长袖乱舞,现在不行舞不出来了!本来是政商名流,现在变成逃亡通缉了。

诸位!名、利对修行人来讲,就像过目的云烟,不实在的东西,现在就眼睁睁,每天电视都在报导这个集团!王先生逃来逃去,护照都被取消,连一个台湾都回不来。所以,我们穷没有关系,穷得心安理得,知足就是最富有的,口袋里面的金钱,永远比不上脑袋里面的智慧,请你务必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。所以把钱统统拿出来布施,没有关系~(开个玩笑)。

好了,这个就是我们看经典不能曲解佛义,你要了生死,要很有把握!没有依于正信而发大心。而之所以不能发大心的缘故,也都是由于正信、正知见不足。盖修行若不发大心,便极容易止于途中的种种化城,[化城]就是方便。而谓为实在、究竟的涅槃城。又,此经中所说的[十种狂解]的[得少为足]之人,都是已经正式起修,并且皆已证得禅那,而且又破了色、受、想三阴的深修之士。然而当今之所谓狂妄者,却连[得少为足]都谈不上,因为彼等充其量仅是[学少为足],或[修少为足],因为有的才开始在学习、或方开始修,仅仅修学了少少分便觉得非常满足了,以此自满而骄矜自视、而目空一切,以是成狂。末法这个时期,多得不胜枚举,骄矜自视,目空一切。[大觉王]:即佛。[清净标指]:清净妙法之所标指者,亦即直指本心,直标成佛之道。

义贯:[阿难,如是十种]于修习[禅那]时所起之[狂解,皆是]行者于想阴破后,[行阴]显现之际,但此行者[用心]不善,定慧与妄想[交互]陵替,[故现斯]等邪[悟]境界。然而[众生]冥[顽迷]惑,[不自忖]度思[量]正法及自己难得的身分(忘失正法及自我),[逢此]狂悟境界[现前]之际,竟[以迷]妄之境界[为]得胜[解]、开悟,而[自言]已[登圣]位,因此未证言证,[大妄语]业于焉[成]就,来世当[堕无间]地[狱]受无量苦。[汝等必须将如来]之正法[语,于我灭后,传示]于[末法]时期,[遍令众生]修正定者,[觉了斯]十种心魔之[义]理,[无令]行者自己[心魔自起]狂解、从而造大妄语之[深]巨罪[孽],以[保持]正法,不令断绝,并以[覆护]正修之士,[消]灭止[息]种种颠倒[邪见,教其身心开]发[觉]了[真义,于无上]佛[道不遭]横[枝歧]路而,堕入外道,并[勿令]其[心]中生起[祈]求[得少为足]之念,因而堕于凡、外、权、小([凡]就是凡夫;[外]就是外道;[权]就得权教;[小]就是小乘)。得少为足之境界。意思就是:你要发大菩提心,成就大菩提果。汝等须[作大觉王]所教敕[清净]妙法之[标指],直指本心、直示成佛之道。

第五节、识阴魔境 

这个识阴魔境,就是指第八意识,非常的微细,在《楞伽经》讲:非二乘人所能觉知,也就是说证阿罗汉果,或者是证辟支佛果,仍然无法穷尽第八意识的微细意识。所以,它对凡夫来讲,可以说是几乎觉察不到,证阿罗汉果都没办法,何况凡夫

一、识阴区宇相(定中初相)  

经文【阿难,彼善男子修三摩地,行阴尽者,诸世间性幽清扰动,同分生机攸然隳裂,沉细纲纽补特伽罗,酬业深脉感应悬绝。于涅槃天将大明悟,(因为第八意识接近涅槃)如鸡后鸣,瞻顾东方已有精色。六根虚静,无复驰逸,内外湛明,入无所入。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。观由执元,诸类不召,于十方界已获其同。精色不沈,发现幽秘,此则名为识阴区宇。】因为这个第八意识非常微细,大家对它很陌生,所以,这个注释全部都要看。

注释:【行阴尽者】:谓行者若在想阴尽,行阴显现之后,开始修断行阴,什么叫做断呢?因为生灭就是苦,只要是生灭,它就是会败坏,就无乐可言。于此修断过程当中,若能始终不起狂解,或一有妄念生起,便能觉知不为所惑,常住于圆定,因此终能达到行阴尽的地步。所以,修行的关键就是你在生灭法当中,起了一念贪嗔痴、嫉妒,或者其它的烦恼、我慢的烦恼心起来的时候,赶快觉察就同时放下,这样是真正修行人慢慢慢慢把万法回归到当下,不要被境界和烦恼拖着走,就是真正的修行人。如果我们的觉察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微细,来釜底抽薪的解决人生、宇宙所发生的种种痛苦和烦恼,那么就会离佛遥远。要是会用功,就在现前当下这一念。不会用功就会变成百千万亿劫,因为佛在哪里一直找不到。

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,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。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你了自性就是佛。[诸世间性]:指世间之生灭性。万法都是这样子,你发射太空舱到外太空,你住哪一个星球,其实答案都是一样的。生生灭灭,缘起缘灭,万法空无自性,都是这样子的。所以,大悟的人没有什么叫做稀奇古怪的东西。只有无知、无明的人,世间才有稀奇的东西。

【幽清扰动同分生机】:[同分],众同分。这样你们看不太懂,用大家听得懂的名词就是共业所感的世间。譬如说虚空,或者是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山河大地,人类看的可以看到虚空是无色的,可以看到山河大地,这个是人类共业所感的一个世间,是众同分。但是,如果是以一只蚂蚁来讲的话,把一只蚂蚁放到森林里面,它不知道那个叫做森林,因为它的境界不够。它在一棵树上爬来爬去,它怎么知道那个是一棵树呢?所以,就人类的角度能够看到山河、大地、虚空,就一只蚂蚁的角度来讲,它的众同分跟我们不一样。所以,人类的共业所感,看出来的世间,跟居住在地球的众生,看出来的世界完全不一样。

譬如说鱼生长在大海里面,它看出来的世界跟我们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世间。虽然说同处在这个地球,可是这个众同分,就是共业所感的看出去的相不一样。[生机],生灭之机。[机]同[基],动之始也。此句谓幽隐轻清、而扰动不息、众同分的生灭之机。所以,我们共业所感的,答案就是只要是相,统统是生灭的。既然是生灭就会败坏,所以,执着也没有用。所以,你执着会痛苦,与其你执着过日子,不如放下。但是记得,要守住因果的法则,等到恶业开始来缠住了,才要说我怎么活得这么痛苦?来不及了,因为你的恶因已经造了,恶果就一定要受报。

【倏然隳裂】:[倏然],突然。[隳],毁。[裂],破裂。[补特伽罗]:梵语,义为数取趣。[数],数数,一次又一次,多的意思。[取],得也。[趣],六趣。谓数数不断地由取而得六趣之果报。叫数取趣,亦即是众生。要往生极乐世界,如果不把缘起缘灭的这个假相世间看得很开,念佛也是不得力,力道不大。所以,万缘放下,一念提起,就是这个道理。你一直执着也没有用,因为它会毁灭的。但是,你不珍惜它也不行,你没有借重这个色身,也没办法修行。所以,修行是有点麻烦,但爱惜这个色身变成着相,你不爱惜它放弃,你不能成佛,没有这个假相,你怎么成佛呢?所以要拿捏的刚刚好,不可以让它太享受,但是也不可以象外道吃尽苦头!那个无益的苦行,也没有意义,太糟蹋了自己。有的人动不动就跑去自杀、跳楼、喝农药,这个对佛法来讲是不行的。因为这个色身虽是假相,可是它可以让我们修行、做功德,变成一个工具,可以发挥。同样一个人的人身,但是大悟可以救无量无边众生。

【酬业深脉】:[酬业],酬答宿业,即受宿业之报。所以,认命比算命更重要,接受这个事实,结婚了,夫妻再怎么样苦,尽量不要离婚,除非不得已。因为这个业已经造成了。[深脉],深潜之脉络,即指行阴。[感应悬绝]:[感应],即因果感应。为什么因果的感应会悬绝呢?因为第八意识就像一个仓库,前七识是在造善业跟恶业,统统搬来第八意识放着,变成种子。所以,你前七识行阴突破了,因果就断了,所以叫做因果的感应。[悬],远。[绝],断绝、绝迹。谓行阴为能感应因果者,而今行阴已尽,因果之深潜脉络便断,就是生死了,因丧果亡,所以,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菩萨还没有造这个恶业,就好好警惕自己。众生是等到受到痛苦的果报,才发现不应该这么做!来不及了。故不复受生,因此说感应因果之行阴已断绝悬远,亦即是说行阴已经远离。[将大明悟]:即天亮,得大醒觉(大觉悟)。[精色]:精明之色;天将亮之时,天上虽有精明之色,但未大明。这用以象征于性天之中,行阴已尽,识阴显现,故于性天中现有精明之曙色,但仍未放大光明。

【内外湛明】:内六根、外六尘湛然明彻,就是清醒透彻,不被迷惑。根尘化为一味,为什么?都是同一个本性嘛,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,就是这个道理。内四大、外四大本来就是同一个本体。地、水、火、风本来也是同一个本体。归于一体,而无复内外相隔之相。我们受于业力,变成分内四大、外四大,还执着得不得了!为了这个假相,贪嗔痴造无量无边的恶业,临命终双手一撒手西归,遵循着业力的因果法则,继续去轮回。所以,众生没有听到佛法就很笨,用这个色身拼死命的造业却带不走。拼死命的贪钱、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却不能拥有,赤壁赋里面讲的,而今安在哉?

【受命元由】:[受命],即受生。受生之根由即是第八识。[观由执元]:[由],根由,即识阴。[执],计执。[元],本元真心。谓此行者观自己受命之元由(识阴),便计执它是本元真心。[诸类不召]:[诸类],指十二类生。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有想、若无想、若非有想、若非无想等等。[召]召引。谓十二类生皆不能召引他再去受生,因为他的行阴已尽故。[于十方界已获其同]:[获],得,得证。[同],同一识性。因为万法唯心所造嘛!谓已证得十方界皆是同一识性,亦即同是唯识变现。[精色不沉]:其识精元明之色不再沉溺而复现黯冥。[发现幽秘]:[发现],开发显现。[幽秘],幽暗隐秘之处,即识阴之体。以行阴既灭,识阴即显现,故有如开发显现出幽暗隐秘之处。慢慢的开发微细的第八意识显现出来。

义贯:[阿难,彼善男子修三摩地]以修断行阴,但一向不起狂解,狂解就是如外道的狂解,就是错觉。因而得达[行阴尽者],其[诸世间]生灭[性,幽]隐轻[清扰动]不息,众[同分]之[生]灭[机]枢[倏然隳]坏破[裂],深[沉]微[细]之大[纲]枢[纽],亦即一切[补特伽罗](众生)[酬]答宿[业深]潜之[脉]络(就是行阴)已断,故因果[感应]之根本便已[悬]远断[绝]。当此之时,行者[于涅槃]之性[天,将大明悟],因为第八意识接近清净心(天将亮),[如鸡]于微明之[后鸣]啼,早上起来,天空显现这个鱼肚白色,鸡就叫了。此时[瞻顾东方,已有精]明之[色]出现,但仍未大明。是时[六根]皆不受外尘故一片[虚静],其心[无复]奔[驰]散[逸],是故[内]六根与[外]六尘皆[湛]然[明]彻,湛然明彻有什么好处?就不再被迷惑了。

学佛有什么好处?学佛就是凡是所有相,都骗不过他。且根尘化为一味、一体,无复内外之相,故[入无所入]。从而[深达十方]世界[十二种类],众生投胎[受命]之根本[元由],由是第八识便显现。行者虽得[观]见此元[由](识阴之体),然而却[执]此为其本[元]之真心,错认了!是故仍不能破之。虽不能破识阴,但由于行阴已破,故[诸]十二[类]生皆[不]能[召]引他再去受生,因他[于十方界,已获]证[其同]一识性,即十方同是唯识变现。其识[精]元明之妙[色不]复[沈]溺汩没于无明。因为佛陀讲一切痛苦来自于无知,无知就是无明。我们所有的痛苦,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。又,以其行阴已尽,识阴显现,故有如开[发]显[现幽]暗隐[秘]之处一般,亦如脱下外衣,然犹无法破之,[此则名为]本心被[识阴区]拘于其狭[宇]中之相。这个是识阴的初相。

二、识阴尽相,识阴尽了,就快成佛了!(定中末相)

经文【若于群召已获同中,销磨六门,合开成就,见、闻通邻,互用清净。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,内外明彻、名识阴尽。是人则能超越命浊(命浊就是命根,所以第八识一般通称为灵魂,佛教讲第八意识,世间讲灵魂。所以,灵魂在佛教的解释是迷了清净的妄动的微细意识,就是灵魂),观其所由,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以为其本。】

注释:[若于群召已获同中]:[群],众也,指十二类生。[召],召感,果报之牵召。[获]得,证。[同],同一唯识性。[中],境界之中。谓于十二类生之果报召感,已证得其同一之唯识性。[销磨六门]:[销磨],销镕。我们众生是隔阂的嘛,他把六根统统融为一性。所以六根门头放光动地,就是这个道理。随缘显现,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,统统在六根显现。[六门],六根。谓六根隔别之相已经消融,六根便得融通为一性。因为本来就是同一个清净自性。[合开成就]:[合],合为一。[开],开为六。谓不论是令六根合而为一,或开而为六,此行者皆已得自在成就。六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[见、闻通邻]:[见、闻],此系[见、闻、觉、知、尝、嗅](当然也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)等六用。[通邻],不隔,指六用不隔。

[互用清净]:谓六根之互通而共用,皆得清净,统统是清净,而全无浮尘与胜义之隔障。浮尘就是我们所讲的肉,就是肉眼,耳朵也是肉做成的。胜义就是我们所讲的类似神经系统,叫做胜义根。一个叫做浮尘根,一个叫做胜义根。浮尘根就是我们眼睛的肉眼,而胜义根是类似神经系统,但它却不是神经系统,是意识。所以,媒介通灵的人,大部分都是透过神经系统,来跟我们有形的人类讲话,因灵灵界跟人无法相通,所以,必须透过灵媒。灵媒大部分都透过神经系统来作为媒介。

譬如说一个人被附身,神经系统被控制住了,都是从神经系统!所以记得,如果你家有人着魔,喃喃自语、不能克制,好象鬼魂附身。鬼魂怕什么呢?怕镇定。所以这个时候,你晚上睡觉给他吃一点安眠药,这是不得已的,因为他长期以来被鬼附身嘛!偶尔去打一下镇定剂,鬼附不起来。因为他控制你的神经系统。然后用大悲咒水给他喝,也要佛力,也要人力。因此如果你受到鬼魅所缠,晚上不能睡觉,用这个方法,一点点安眠药让他休息,鬼跳不起来。他一定要透过你的神经系统

[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]:[十方世界],指外器世界。[身心]为有情世间,即依报与正报。[吠琉璃],即琉璃。又做琉璃、毘琉璃,意为青色宝,为七宝之一。其宝青色[莹彻有光,凡物近之,皆同一色。](《慧琳音义》)。据经典中说:虚空之色(青色)即是由须弥山南方之琉璃宝所映现者。(《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》:【……随宝威德色现于空,故赡部洲似吠琉璃色。】[识阴尽]:识阴尽时即得一念不生,故生灭和合之相俱灭。一念不生就是十方诸佛所宣说的共同道理,一切法无生。所谓生是妄念生,我们庸庸碌碌的过一生,从来不觉悟、冷静下来,剖析一下人生和宇宙的真理,停不下来。拼命的冲,想要追到什么快乐,抓到的东西又很快消失,从希望当中得到一点点希望。得到一点希望以后,后来毁灭又变成绝望,到最后,人在绝望当中交出我们的生命。你所贪染的东西带不走,可是那个恶业却会继续作为下辈子的种子,没有学佛就是很悲哀。

[超越命浊]:前面经中释命浊云:[汝等见闻元无异性(即一性也)(然)众尘(令之)隔越,无状(无端)异(相)生(起,成为六用)。(此六用之)性中(本)相知,(但于)用中(却)相背,(其)同(与)异失(去一)准,相织妄成,名为命浊。]现在由于合开皆已成就,一六俱亡,也不着一个一的清净自性,也不着六根。所以无复相织,故能超越。所以要超越,就是相一定要看得破,就是这个。

[观其所由]:[观],返观,回观。谓识阴破后,返观识阴之所由来。[罔象虚无]:[罔],无。谓识阴本无相,其体本自空寂。所以万境本闲,庸人自扰,就是这个道理。万法本来就空,我们从毕竟空,因为妄动,变成毕竟有,拼老命的就是要执着它,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,继续轮回。[颠倒妄想以为其本]:谓识之体本空寂无相,但以颠倒妄想而令无相而现相,就是分别心。识阴乃得于中生起,此为识阴生起之本。

义贯:修三昧者[若于群]生果报之牵[召,已获]证[同]一唯识性之境界[中],以诸法一性故,即得[销]镕[磨]尽[六门]之差别相与用,于[合]而为一及[开]而为六两方面皆得自在[成就],故其[见、闻]等六用便能[通邻]而不隔障,六根[互]通共[用清净]而无所染着。外器界之[十方世界及与] 内[身心]有情界,一切依报正报,皆[如吠琉璃宝,内外明彻],换句话说什么叫做佛?佛就是能透视这个四大的假合,能透视一切万象都是缘起,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。你能了悟一切相总是因缘和合的,它不实在的东西。所以,万法无有真,离假一切真就是这个道理。

说吠琉璃宝,简单讲内外明彻,意思就是说佛有贯穿相的能力,能穿越一切相都是假相,他知道执着没有任何的意义,只会变成心灵、清净心的绊脚石。变成生命内在世界的压力。我们简单讲就是拿一块大石头压住自己,不肯放舍那些不必要的观念和争执,我们把自己压的死死的,是佛所同情的。我们把神经系统紧绷着,斤斤计较,晚上连睡觉都睡不着。为什么?何苦来哉呢?正因为我们没有悟,不知道说执也要过日子,放下也要过日子,当然就是放下的日子比较快乐啦!通同如一,无有隔碍,此[名识阴尽]之相。以识阴尽故,[是人则能超越命浊]。既超越已,反[观其]识阴之[所由]来,乃知全是以非有之[罔象]、体性空寂之[虚无]等[颠倒]的[妄想]。

换句话说,一切众生都是因为执着、分别、颠倒、妄想,继续造业,继续轮回,而轮回的很悲哀、很可怜,就是多此一举,本来就空,没有轮回。但是我们对这个虚无的假相看不破,就拼死命的以为有一种东西可以追求,因此妄想不断、颠倒不断、执着不断、争执不断,吵吵闹闹过一生。致令非有而现有,[以为其]生起之[本]。

前面这两段是初相跟末相,讲的比较详细,因为识阴对大家来讲很难,它很微细,连二乘人都无法穷究,何况我们凡夫。(未完)


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1 : 要学《楞严经》,请放下你拥有的任何知见

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2 :舍识用根;重视楞严咒;防止魔事

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3 : 不能动念说:我很有修行

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4:打卡式的修行,不是真正的修行

楞严经一大纲 01: 给大家一个深入《楞严经》的整个轮廓、概念

楞严经一大纲02 : 宇宙就是众生业力之网

楞严经一大纲 03 :在娑婆世界,要以耳根最为精明

楞严经一大纲 04 : 物质的终极点是精神;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

楞严经一大纲 05:《楞严经》分六十个位次修证

楞严经一大纲06 : 不能把所有的缘都断掉,要结好缘

楞严经一大纲 07 :悟不悟,就看你对这个[无]字参得透参不透

楞严经一大纲08 : 冲着别人的缺点一直攻击,这样有伤天德

楞严经一大纲09 : 亲近善知识,应当取其莲花,不应取污泥

楞严经一大纲10 : 我执和法执,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

楞严经一大纲11 :这五十种阴魔,是修学佛道必经的过程

楞严经一大纲12 :修行不能强迫自己要取着什么境界,这个一定会着魔

楞严经一大纲13 : 这五十种阴魔对于正法重现是有正面的作用

楞严经一大纲14 :于在家居士面前毁谤出家人, 这个罪过很大

楞严经一大纲15:有神通者亦不可随便示现, 免引起众生贪着而舍本逐末

楞严经一大纲16 :你修什么,我尊重你,修哪个法要看福德、因缘

楞严经一大纲17 : 这八俱非是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

史文章阅选读一

史文章阅选读二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